29.10.19

关于一些


◎关于一些

我曾经有个梦想,关于无数个梦想的之一梦想

是个关于写作的,希望写的有人看、有人读得明白。

不过我发现,我的风格逐渐偏离原始想象的。

最近上了堂诗歌课,我在猜想,诗歌不就是玩味,玩文字,

不迁就,大胆写,没逻辑等等。

不过每一次我一读诵我的作品的同时,课上的人总会疑问。

听不懂,重复重复重复。

老师说我老写些抽象的,

如果诗歌不抽象,

简单易懂的语言含义,

那它就不是文学界最难写的了。

那今天最卖座的就不是小说而是诗歌了。

很多人都不喜诗,除了看不懂之外,也是文学性质高。

所以,即便质疑,那便随便便好。




图像:未上锁的锁头、锈迹斑驳

流浪的人儿伫立在这里

是偶然、碰巧、刚好

成了媒妁

注定在这座还没被下诅咒的陷阱

捕猎到禁区的娃儿


希望你尝试解读一下,所有解读只要通顺

便可以

1 条评论:

  1. 來~我是一號選手~~我自己不太會解讀詩啦,可是試試看哦。我覺得“未上鎖的鎖頭”和“還沒被下詛咒的陷阱”應該有點聯繫,而流浪的人來到這個鎖頭/陷阱前面,成了一個類似把關或守護的人。他的任務就是用鎖頭鎖住進入禁區的娃兒。
    從詩歌的線索裡,我大概抓得到的就這些。我覺得那個流浪人有點虎姑婆的感覺(重點誤
    不過還有兩種可能性,一是他要捕獵娃兒代替自己;二是他很孤獨,所以抓娃兒陪自己?(好我覺得我腦洞有點大

    我在寫這個的時候忽然冒出來的“感覺”(或許是錯覺),寫的是寫作的人。
    “未上锁的锁头、锈迹斑驳”:到處都是被寫爛的題材、時代累積下來的經典,似乎還有地方可以突破,但又難以創造。
    “流浪的人儿伫立在这里
    是偶然、碰巧、刚好
    成了媒妁”:或許是走進寫作世界的我們?
    “注定在这座还没被下诅咒的陷阱
    捕猎到禁区的娃儿”:陷阱—>或許在寫創作的過程/瓶頸;娃兒—>或許在寫作品/靈感

    或許解讀得跟你寫的東西相差十萬八千里,但希望給你一點力量,寫在最後。
    這個學期我們也寫詩,我也一直碰壁(譬如寫得像散文詩,意象群紛雜,表達得不太清楚等等)。我對詩始終抱著我只能試試看的態度,也不奢望自己能寫出什麼好作品哈哈哈。
    羅羅老師說過兩句話:別人終究不是你肚子裡的蛔蟲。質疑與批評也是一種成長的養分,在別人的看見與回應中,是個人美學的喜好厭惡。

    當然,我個人認為在課堂或學習的路上,接觸一些新的技巧及內容類型仍是有一定需要的,就當作拓展自己的視域所及,創造再大再多的可能性,當作是在——豐富自己的寫作草原。

    詩有一種秘密性,我告訴你,我也不告訴你。
    懂與不懂,是見與不見的問題,
    看不見,也ok啊。
    詩或許不是用來懂的,是來品的。
    品它的味,品它的度,品它字裡行間,風掠就過的心有靈犀。


    yiqixieshi.


    姑姑 上

    回复删除